初心不负 未来可期
人力资源部--尤思晴
在今年的早春二月,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--《觉醒年代》深深地吸引了我,它展示了陈独秀、李大钊等革命先烈寻觅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艰辛历程。陈独秀、李大钊等人秉承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“殷忧启圣,多难兴邦”的精神气概,扛起了抵御外强、驱除军阀的历史重任,使我深刻的感受到党这一百年的不易与艰辛。
苏轼有云:“守其初心,始终不变。”初心是指引人前进的明灯,是克服困难点燃意志的星火。而唯有坚守初心,才能驶抵成功之岸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终。“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”,站在建党百年接续点,更加需要我们在榜样的身上汲取前进的力量。这种力量来自于很多党员,“恨不抗日死,留作今日羞”的抗日将领吉鸿昌如此;一心一意跟党走,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上,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如此;用一生践行了党员的使命,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走半颗草去的杨善洲亦如此……他们凝结出了红色精神、创造出了丰功伟绩,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、他们的事迹激励我们前行,让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做“党员的初心”。
使命,是人类社会最美好的字眼,是9514.8万共产党员安身立命的根本。人的一生要活出价值,活出境界,就得有使命感。重温红色党史,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,共产主义使命感如同一面永不褪色的精神旗帜,一座抵御诱惑的精神堡垒,一种励人向上的精神力量,引领我们披荆斩棘,克服各种困难,战胜无数强敌,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从救亡图存不得不出去,到建设祖国不得不回来,再到国家强盛主动想要回来,钱学森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,这是祖国逐渐强大起来之后不言而喻的吸引力、向心力,也是靠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用青春和努力换来的结果。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生逢其时,有了更多的选择,也遇上了更好的机遇。先烈们用鲜血捍卫了国家,我们才有成就自我的机会,我们才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。
今天,发展正乘风破浪,改革正乘势而上,我们靠什么凝聚亿万人民同心圆梦的力量,用什么来激发攻坚克难的勇气与斗志?我想这就是我们学习党史的初心,通过党史的学习,感悟信仰的力量,让我们青年一代在各自岗位上肩负历史使命、勇于担当负责、积极主动作为。凝聚起无坚不摧的红色能量,把人生理想与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,在广阔的时代舞台上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,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